小腸氣手術修補
小腸氣是甚麼?
疝氣即是俗稱的『小腸氣』,凡是身體裡的器官因某些原因,由正常位置移動至不正常的位置,就都屬於小腸氣的一種。最常見的小腸氣種類莫過於『腹股溝疝氣』,是指腹腔內的大腸、小腸等器官,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缺損,而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其中腹腔內容物(如大腸、小腸等)經腹股溝移至陰囊中,我們就稱之為「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疝氣,佔疝氣的90%以上,大部分平常講的疝氣都是指這一種。疝氣的發生與患者體質有非常大的關係。
小腸氣成因
小腸氣的發生,是因為老化、受傷、用力過度(如提拿重物、咳嗽、大小便時腹部用力)、抽煙、懷孕、肥胖等等因素,造成腹壁薄弱、撕裂,或導致腹壓增大而產生;但亦有可能是因為睪丸至出生後從腹腔下降至陰囊時發生下降路徑閉鎖不全,形成鞘狀突,使腹腔的水分、小腸、大腸、盲腸、網膜或卵巢等腹腔內容物掉到腹股溝或陰囊中,而形成了疝氣。
以下為會增加腹腔壓力的因素,應儘量避免或改善及治療:
-
肥胖
-
提重物
-
咳嗽
-
大小便時的用力
-
慢性肺疾病
-
腹水
小腸氣常見類型
腹股溝疝氣 (發生於腹股溝)
股疝氣 (發生於大腿與腹部相接處)
臍疝氣 (發生於肚臍附近,導至肚臍突出)
切口性疝氣 (發生於以前外科手術切口或疤痕部位)
小腸氣應如何治療
目前尚未發現有任何藥物服用後可使疝氣痊癒,小腸氣以手術矯治修補是無可取代的。
疝氣的發生是由於局部肌肉筋膜肌肉等解剖或生理的缺陷所致,真正有效的治療是要借重外科手術去回復或補強其缺陷處。
小腸氣手術修補治療原則:將疝氣脫出的組織或器官放回原處,找出疝氣囊的頸部進行縫合及切除,再將薄弱的腹壁作重建、修補及增強強度,以預防復發。
-
開放式手術
病人可選擇局部麻醉於診所內進行,在近腹股溝位置開一個約(4-5cm)的切口,先將移位的器官復位,切除疝氣囊使不正常的空間閉合,採用自體組織修補受損的腹壁缺口,加強腹壁的強度,減低復發的機會。
優點: 可於局部麻醉下,診所日間手術中心進行,即日回家休息,無需留院。價格亦較相宜。
適合人仕: 不希望留院,較年長或身體狀況不適合全身麻醉者。(因內窺鏡修補術必須於醫院全身麻醉下進行)
根據長期的經驗,以及國內外的研究顯示,小腸氣手術應以自體組織修復為優先,研究更指出, 用自體組織作修補疝氣的復發比率低於2%。 只要外科醫生對自體組織解剖構造的了解透徹,傷口均可小於5公分,只需局部麻醉配合無菌操作、皮下可吸收線縫合,以及手術專用膠帶的使用,可使傷口呈一幼直線,術後2週即完全癒合,兼具美觀及安全原則。
-
內窺鏡修補術
必須於全身麻醉下進行,醫生通常在下腹開3個小的切口(0.5-1cm),先用氣體使腹部舒張,讓醫生手術時視野更為清晰,利用微創外科器械將移位的器官復位,切除疝氣囊,與此同時,亦可觀察得到對則有否疝氣囊症狀,以便同時處理,最後將人工網膜修補腹壁內側,加強腹壁的強度,減低復發的機會。
小腸氣若未處理,在腸子進進出出的衝擊下會更弱化疝氣開口附近的肌肉筋膜,使得疝氣面積變的更大,情況更加惡化,一個簡單的修補手術也因此變的更加複雜。此外疝氣常會突然間造成嵌閉性疝氣,進一步導致腸壞死而危及性命,及早手術是避免併發症的唯一方法。
可能出現的風險及併發症
1.傷口感染
2.腫脹
3.傷口疼痛及麻木
4.皮膚及陰囊挫傷
5.附近器官受損
6.陰囊水腫
7.傷口皮下積聚血塊
8.小便困難
9.小腸氣復發
10.睪丸萎縮(罕見)
**
可能出現之風險或併發症未能盡錄。病人應明白無論手術如何妥善,仍有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如附近器官受損、手術後嚴重出血或滲漏時,可能需要進行另一手術治療這些併發症。